又是一个教师节。时间飞快,时培雨校长离开这个世界已经50余日了。2008年7月16日,时培雨校长走了,六十二岁,刚刚离开他一辈子挚爱的教育园地还没有能够好好歇息。时培雨校长住院前两周我们相聚,他还在打算着自己今后的生活,准备老岳母(随自己生活)天年后,就到孩子们那里去,当爷爷,带孙儿。六十二岁,还没有能够享受儿孙绕膝,亨受人间天伦,就匆匆走了。
相识时培雨校长是1992年。相知时校长,理解时校长,真正读懂时校长,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。特别是从1996年9月我主持安丰中学工作后,十多年的校长经历,让我才真正感受到时培雨校长平凡中的不凡,平淡无奇中的不易。
1992年秋学期,时培雨校长从隐贤中学调任安丰中学校长。之前,我从人们的谈论中零散地获得时培雨校长的一些信息和传奇。时培雨校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(今中国传媒大学),大学时学的是播音,学的语言是印度一个邦的语言,普通话讲得很好。可以想象,如果不是十年浩劫,他肯定是在一特殊的战线、特殊的岗位上工作。
时培雨校长到安丰中学后的第一次教职工会议,我们并没有能够听到他标准纯正的普通话,几十年生活沧桑的磨砺,他已经是满口地道的方言土语。在安丰中学工作的一年中,时培雨校长充满理想色彩、富有激情的工作状态深深地影响了我,也在改变着我。他心胸宽广,坦荡无私,信任年轻人,锻炼年轻人,为年轻人成长创造机会,搭建平台。每次召开全校学生大会,时培雨校长都会提前给我布置功课:“文永,你年轻,思想新,好好准备一下,会上做个主题发言。”会议结束后,他总是要抽出时间给我点评,肯定并鼓励我。
时培雨校长在安丰中学工作仅一年。这一年他只身一人,生活无人照顾,一日三餐无定处,但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。他敢于承担,班主任眼中的老大难学生,他总是安排时间亲自找他们谈心;他大胆改革创新,在学校资金不足的情况下,采取教师集资等形式,建设了十几套教师住宅,改善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住房条件,学校呈现出了生机与活力。1993年暑假,时培雨校长调回隐贤中学,原因不得而知。
在我的记忆里,时培雨校长总是那么乐观,那么豁达,从未听他说过一句怨言,发过一句牢骚,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,他都努力去尝试,去探索,从不言难,从不言苦。1998年秋学期教育局召开全县校长会议,会议中间休息,我们正准备走出会场,只见一个人,戴着草帽,背着个大挎包,大步流星地走上主席台上,然后开始大声地推销,他就是隐贤中学时培雨校长。隐贤中学当时已经改制为职业高中,职业高中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,他不怨天,不怨人,积极主动地适应,转变工作思路,主动探索,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。每当桃梨丰收的季节,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、多种关系和渠道推销自己学校果园的产品,以此加快学校后勤建设步伐,更好地服务于教学,推动学校发展。
时培雨校长虽然走了,但他“献身教育,鞠躬尽瘁”的精神仍感染着我和我身边的人。今天是教师节,我以片言只语纪念时培雨校长,我深深崇敬他们那一代老一辈的校长们、老师们,他们真正地把自己全部交给了学校,交给了教育,他们真正地融入了教育,真正地理解了教育,他们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。
今年10月,安丰中学将迎来建校50周年,我以我零散的回忆纪念时培雨校长,我虔诚地崇尚着安丰中学延绵50年的安中精神。安丰中学三择校址,六易校名,风雨沧桑五十载,始终没有丢弃安中精神,她熔铸进了安丰中学每位教师的灵魂,铸就了安丰中学今天的辉煌。
今天是教师节,我们要纪念所有逝去的教育前辈,更要由衷地表达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祝福。我们要在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精神的感召下,倾情爱护学生,痴情拥抱教育,我们同样也要拥有健康,拥抱生活,拥抱亲情。教书育人不是百米冲刺,它需要我们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去投入,享受教育的过程,享受教育的酸甜苦辣,享受教育的幸福。
祝天下所有教育人教师节快乐!为天下所有的教育人的健康祈福!(作者 王文永)